在足球场上,越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每当比赛中有球员被判越位,都会引发球迷和球员们的热烈讨论。FIFA的最新越位规则又有哪些变化呢?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FIFA的最新越位规则,让你对这一足球规则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越位规则概述
越位是足球比赛中的一种犯规行为,指的是进攻球员在接球时,其身体某一部分(除脚外)比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更靠近对方球门线,且在接球时,该球员与对方球门线之间的区域内没有对方球员。
1. 越位判罚条件:
攻击球员在接球时,其身体某一部分(除脚外)比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更靠近对方球门线。
攻击球员在接球时,该球员与对方球门线之间的区域内没有对方球员。
2. 越位犯规:
攻击球员在越位位置时,触球或干扰对方球员。
攻击球员在越位位置时,干扰比赛或裁判。
3. 越位判罚:
越位犯规将被判罚犯规,由对方球队在犯规地点获得间接任意球。
二、FIFA最新越位规则解读
1. 规则变化:
非直接接球:在FIFA最新规则中,攻击球员即使是在非直接接球的情况下,只要满足越位条件,同样会被判罚越位。
越位位置判断:在判断越位位置时,不再仅考虑进攻球员的身体位置,还需考虑其头部位置。
干扰比赛:攻击球员在越位位置时,若干扰比赛或裁判,将被判罚越位。
2.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球员在接球时,其身体某一部分(除脚外)比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更靠近对方球门线,但此时其头部位置并未超过对方球门线。根据FIFA最新规则,该球员仍被视为越位。
案例二:某球员在越位位置时,试图干扰对方防守球员,导致对方防守球员失去位置。根据FIFA最新规则,该球员将被判罚越位。
三、越位规则的影响
1. 对比赛的影响:
防守压力增加:FIFA最新越位规则的出台,使得防守球员在比赛中需要更加注意越位位置的判断,从而增加了防守压力。
比赛节奏加快:由于越位犯规的增多,比赛节奏可能会加快,球员需要更加快速地做出判断和反应。
2. 对球队战术的影响:
阵型调整:为了应对越位规则的调整,球队可能需要对阵型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应对对方球队的进攻。
战术选择:球队在制定战术时,需要更加注重对越位位置的判断,以及如何利用越位规则。
FIFA最新越位规则的出台,无疑给足球比赛带来了新的变化。在今后的比赛中,球员和教练们需要更加关注越位规则的解读和运用。而对于球迷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关于足球规则的头脑风暴。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场头脑风暴将如何影响未来的足球比赛。
表格:FIFA最新越位规则变化对比
| 项目 | 旧规则 | 新规则 |
|---|---|---|
| 非直接接球 | 攻击球员在非直接接球的情况下,只有满足越位条件时,才会被判罚越位。 | 攻击球员在非直接接球的情况下,即使满足越位条件,也会被判罚越位。 |
| 越位位置判断 | 仅考虑进攻球员的身体位置。 | 同时考虑进攻球员的身体和头部位置。 |
| 干扰比赛 | 攻击球员在越位位置时,干扰比赛或裁判,将被判罚越位。 | 无需额外条件,攻击球员在越位位置时,干扰比赛或裁判,将被判罚越位。 |
FIFA正考虑温格提出的越位新规,核心内容为若进攻方接球球员能得分的身体部位与对方最后一名防守球员处于同一水平线,则不判越位;或只有当进攻者完全越过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时才判定为越位,即接球进攻方球员有任何身体部位与倒数第二名防守方球员身体范围重叠,将不被视为越位。
新规试点与审批时间目前,这一越位新规计划在瑞典、意大利和荷兰的多国联赛中进行试点。首先在瑞典的U21男子联赛和U19女子联赛实施。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IFAB)将在2026年1月的年度会议上讨论这项提案,预计2026年5月最终审批,7月正式实施,这一时间安排正好赶上2026年世界杯赛季。
提出理念与目的温格提出这一理念,主要是为了给进攻方提供更多进球机会。在传统越位规则下,一些接近越位的进攻可能会被吹罚,限制了进攻方的发挥。而新规若实施,进攻方球员在接球时有了更宽松的空间,能够更自由地展开进攻,从而提升比赛的吸引力,让观众看到更多精彩的进球和激烈的对抗。
引发的争议不过,该规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忧这会让“毫米级”越位越来越多。在传统规则下,对于越位的判断相对较为明确,而新规实施后,由于对球员身体部位和位置的要求更加细致,可能会出现很多接近越位边界的情况,导致比赛节奏被切碎。频繁的越位判罚和视频助理裁判(VAR)的介入,可能会使比赛的流畅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球迷的观赛体验。
足球越位即在进攻方出球球员出脚的瞬间,在对方半场,接球球员比含门将在内的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同时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并试图借此位置干扰对方球员争球,干扰比赛,接门柱横梁及对方身上反弹球就会被判罚越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角球和界外球,球门球并不算越位。
越位对进攻方向前传球时接球运动员允许站到的位置作出严格限制。
1925年规则改为“两名防守队员”,导致足球进球数马上上升。在1924年到25年间,足球联盟1848场比赛中共有4700个进球。实施本规则后,在1925年到26年上升到6373个(比赛场次不变)。
1990年规则修正为允许进攻方球员可以与第二名防守方球员位于同一条线上。这一改变是足球权威人士推动的一项鼓励攻势足球并让比赛进行过程更自由的运动之一部分。
2003年,FIFA提出判断越位违例比以往更严格的指引以便鼓励攻势足球。根据这一指引,球员处于越位位置不会总被判罚,而是依赖于他的行动和具体位置。在这项修订中,如果得球的队员并不处于越位位置,即使同一时刻有一个不实际影响比赛的队友处于越位位置,也不会被判罚。这样,可以通过多次合法传球瓦解对方防御,从而制造更多的进球机会。
扩展资料
足球造越位战术
造越位战术是足球运动防守时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但对使用者要求非常之高,因为一旦造越位失败或被对方利用反越位战术,就会被进攻方形成单刀,随时导致失球,所以非必要时大部分球队都不会冒险使用。
造越位战术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防守方为了限制对方前锋游离的范围,故意将后防线压上至中圈附近。
2、在防守方的半场内,防守方球员处于离进攻方球员较远或不利于防守的位置时。
越位陷阱被批评为使球赛内容质量下降,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风险,因为所有防守球员必须同时向前移动,如果设陷失败,攻方球员将可如入无人之境,直捣禁区。2003年修改越位规则之后,裁判将不再针对未得利的攻方球员吹判越位,更增加制造越位陷阱的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位
只要是未经主裁允许而出底线外的球员同样是要算的,被视为最后一名防守队员!而且如果是故意出底线的还会被主裁警告
举例:08欧洲杯荷兰对意大利,范尼进的第一个球,当时在他和球门线之间只有1名意大利球员:布冯,按正常情况来说是要判越位的。但是,当时帕努奇在之前的角球防守中受伤滚到场外,并未经过主裁允许,所以这个球不算越位。
相关规则及论述:
“如果一名球员比球和对方的倒数第二名球员更接近对方的球门线,那么他就处于越位位置。”
"a player is in an offside position if he is nearer to his opponents' goal line than the second last opponent."
来源《FIFA足球规则(2007-08赛季)》第35页
“如果一名防守球员为了达到让对手处于越位位置的目的,回撤到了本方球门线(底线)的后面,裁判应该让比赛继续进行,并且在随后出现死球时警告这名球员,因为他在没有得到裁判许可的情况下故意离开场地。”
"If a defending player steps behind his own goal line in order to place an opponent in an offside position, the referee shall allow play to continue and caution the defender for deliberately leaving thefield of play without the referee's permission when the ball is next out of play."
“防守球员在比赛中离开场地,而且没有立即返回,在判断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处于什么位置,并由此判定哪一名进攻球员处在越位位置时,这名球员(离开场地而且没有马上返回)必须被考虑在内。”
"A defender who leaves the field during the course of play and does not immediately return must still be considered in determining where the second to last defender is for the purpose of judging which attackers are in an offside position,"
“这样的防守球员会被视为,处在距离他或她的场外位置最近的边线或底线上;在判定越位位置时,不包括得到裁判许可而离开球场的防守球员(他在返回球场时同样需要得到裁判的许可)。”
"Such a defender is considered to be on the touch line or goal line closest to his or her off-field position. A defender who leaves the field with the referee's permission(and who thus requires the referee's permission to return) is not included in determining offside position